:::捷徑位置:首頁 >> 宮殿巡禮
火災重建計劃
緣由
彰化元清觀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(西元一七六三年),俗稱天公壇,為道教屬性之廟宇,主祀玉皇大帝。廟宇位於彰化市民生路與陳稜路口,座西朝東略偏北,為五開間三進的建築格局,廟宇內的磚雕和計心造斗栱木架等別具特色,而廟宇也留存了清代時的「溫陵福地」、「德尊三界」、「尊於無極」等古匾。元清觀反映了泉州晉江地區移民建築風格,人文與藝術價值均高,被指定為第二級古蹟,為台灣祀奉玉皇大帝最重要之古蹟廟宇。95年4月9日深夜至4月10日清晨發生火災。這次大火損傷的部分,正殿全毀、三川殿遭波及,但結構初步尚稱完整、後殿初步完好無恙。為保存此項重要文化資產,特依『文化資產保存法』與『古蹟及歷史建築重大災害應變處理辦法』,提出火災後緊急清理處置計畫,以維護元清觀文物、結構避免遭受不當的二次破壞。
工作流程圖
工作成員
閻亞寧 •本計畫附件評估工作 •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 • 建築歷史學與古蹟保存專長、內政部古蹟審議委員 • 東南大學建築博士 蔡得時 •本計畫安全評估工作 •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 •土木技師 •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陳海曙 •本計畫古蹟火災鑑視研究 • 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 • 環境控制與建築防火專長 •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都市及社區規劃研究所碩士 田耀遠 •本計畫清理紀錄工作 • 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 • 工程品質管理專長 •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博士 林淑美 •本計畫網路架設工作 • 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• 文化行銷專長 • 美國東南諾瓦企業管理博士 黃俊仁 •本計畫網路架設工作 • 中國科技大學講師 • 網路資訊專長 • 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管理資訊研究所碩士
工作內容
(一)火災損壞狀況之紀錄。
(二)火災損壞構件及文物之鑑視、初步清理、歸類、包覆、搬運等工作。
(三)火災損壞之廢棄物清運。
(四)新發現事務及處理過程之紀錄。
(五)清理過程、會議、儀式性之特殊活動等照片、影像之紀錄,並燒錄光碟。
(六)針對本計畫執行過程,架設互動式網站,定期更新清理進度訊息,並蒐集回覆各界即時反映,作為未來復建方式之重要參考。
(七)災害之影響與安全分析。
(八)復建可行性評估。
(九)災害應變作業操作程序之建議。
火災後空照圖